为贯彻《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管理规定》(2021),各地围绕失信认定、信用信息采集与共享、信用评价、信用承诺、信用修复及结果运用等制度开展了大量探索和实践。本文梳理了若干省市在信用评价、承诺、修复、分级分类监管与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典型做法,重点说明其制度设计与落地路径,旨在提炼可复用的治理工具与实施要点,为其他地区推进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广州市推动企业建立针对网络主播的量化信用标准,推出“健康分”体系并配套违规处置细则,通过违规意图、时长、主体、影响等15类客观指标对主播行为进行打分与分级管理。该机制将行业自律与行政监管相结合,实现对从业者职业行为的可量化考核,为网络文化生态的信用化治理提供了明确评价维度和可操作的规则框架,利于快速识别风险主体并实施差异化监管。(来源: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三亚推进星级酒店、旅游景区、旅行社、乡村民宿等涉旅行业分级分类监管。三亚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印发《三亚市酒店业信用监管实施细则(试行版)》《三亚市景区业信用监管实施细则》《三亚市旅行社信用监管指数实施细则》《三亚市乡村民宿信用监管指数实施细则》,综合星级酒店、旅游景区、旅行社、乡村民宿涉旅企业的信用基础、信用能力、信用行为等情况对旅游全业态进行信用评价。(来源:三亚市旅业协会联合会)
为推进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承诺工作,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打造文化和旅游市场“承诺、示诺、践诺、监诺”和“一诺一码、公开公示、社会监督、违诺必究”的信用承诺体系。桂林研究起草《桂林市文化旅游市场信用承诺管理办法》,同时,按行业性质研究制定统一格式的信用承诺书,目前已经制定完成《桂林市歌舞娱乐企业信用承诺书》《桂林市上网服务企业信用承诺书》《桂林市旅行社企业信用承诺书》《桂林市导游带团信用承诺书》。并开展信用承诺可视化建设。率先在旅行社服务网点开始建设信用承诺可视化系统,生成企业独立二维码,制作统一规格的信用可视化门贴,在旅行社经营主体门店的显眼位置张贴,实现文旅企业“亮信经营”、游客“扫码查信”、“在线投诉”一体化。(来源:广西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网站)
中国人民银行宣城市分行牵头制定《“来宣城 放心游”信用商圈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构建信用商圈模式,着力建立文旅经营主体名录库、采集文旅主体信用信息、开展入圈诚信承诺、强化金融支持帮扶。宣城市发展改革委依托“信易贷”平台归集文旅经营户信用信息、建立信用档案,金融机构可通过信用圈专栏准确评估每家企业的金融需求,明确圈内企业所需的优惠政策。开辟宣传专栏、公示文旅经营户诚信承诺。全市1873户文旅经营户签署诚信承诺书,并在地方信用信息平台公示。(来源:信用宣城)
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执法大队在严格落实“双书同达”制度的基础上,创新性地试点推出“文书预填”信用修复主动服务,帮助已经改正违法行为且处罚期满3个月的企业当事人办理信用修复相关手续,真正实现企业“跑零次”,为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抓手。(来源: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
沈阳在全市开展经营主体信用修复及信用查询“一件事办成”改革,实现信用修复“一套标准、一窗受理、一站办理”,即制定一套标准,出台《关于提升企业信用修复服务质效的实施细则》,规范优化修复流程;在“一件事办成”专窗推出信用修复和查询“一件事”服务,彻底解决复杂修复流程耗时长、程序多、效率低下等问题;推出“一站式”绿通服务,线上线下高效联动,在线上实现信用修复全程网办,线下开通指导专线,对企业进行信用修复申报指导,确保企业信用修复难题“一次办”,力求以好信用助力营商好环境。同时,在全国率先开展破产重整企业信用修复,在税务、金融等领域建立修复联动机制,解决破产重整、和解企业信用修复难题,为企业重整复苏赋能。(来源:沈阳市人民政府)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云南省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诚信建设10条措施》,标志着云南文旅信用监管进入精细化阶段。措施构建起“守信激励、失信约束、严重失信惩戒”的三级监管体系:对诚信企业,给予行政审批“绿色通道”、财政资金倾斜等激励;对失信主体,实施限制市场准入、提高监管频次等约束;对严重失信者,依法依规列入“黑名单”,真正实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以制度刚性为文旅市场筑牢诚信防线。(来源: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广西制定旅行社信用评价指标并明确四档信用等级与“一票否决”情形,结合信用管理办法、信用修复办法等制度文件实现信息归集—评价—应用—修复的闭环管理。分级标准与否决规则增强了信用评价的透明性与可执行性,使监管能够根据信用等级实施差异化准入、监督和服务,推动行业治理向规则化、精细化转型。(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京津冀三地文旅部门共同印发2025年京津冀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工作协同发展工作要点,提出建立文旅行业区域守信联合激励机制,让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进一步巩固和增强京津冀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管一体化成果。按照资源共享、业务协同、优势互补原则,三地文旅部门将推进监管互通、市场互联、发展互促,搭建三地文旅行业信用信息数据资源池,推进信用信息交互共享。(来源:信用河北)
南京依托旅行社信用管理平台,将本地信用数据与全国监管平台及市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联通,实现旅行社跨地区信用信息的自动归集与共享,减少重复申报并提高监管协同性。此举提升了信用数据质量与应用效率,为实现精准监管与服务提供了数据基础。(来源: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总结:各地在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治理方面形成了评价、承诺、修复、分级监管与信息共享五类互补制度实践。总体看,成功做法集中在标准化指标、流程再造、信息公开与跨部门或跨区域联动上。未来推进应注重信用结果与行政激励、金融支持的衔接,加快数据互通与可视化应用,完善信用修复通道,以信用治理助力文旅市场的规范发展与高质量服务供给。
民生智库秉承“为社会思考、为国家献策、为人民发声”的使命,以“专业、担当、奋斗、快乐”为价值观,深入研究中国社会发展实际,深度洞察民生民情民意,坚持开展独立、客观的专业研究,为政府决策和施政提供了专业的智力服务、准确的数据支撑和智能化的技术支持。
民生智库深耕发展改革、民政老龄、生态环境、乡村振兴、市场监管、城市治理、科技创新、营商环境、体育发展、文化旅游、就业促进、应急管理、绩效评估等专业领域,为各级政府提供政策研究、发展规划、社情民意调研、第三方巡查评估等专业服务和各类数字政府解决方案,并建成了智慧民生平台和民调云平台,逐步形成了“一体两翼”“一院九部”的业务发展模式和“定位清晰、特色鲜明、专业客观、全国布局”的智库发展特点。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